“上海之春”音乐会终评10部作品 专业音乐比赛首次引入大众评审

时间:2021-07-26来自:未知 点击:650

原标题:刘天华奖面向全球征集到96部民族室内乐作品,“上海之春”音乐会终评10部作品专业音乐比赛首次引入大众评审  大众评审是音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里的常客,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专业音乐比赛中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。前晚,第六届刘天华奖民乐室内乐作品征集的终评音乐会在“上海之春”举行,除了9个业内顶尖的专业评委,还首次引入了20位媒体评审和445位大众评审。  本届刘天华奖的主题是“寻找中国声音”,面向全球征集到96部民族室内乐作品,进入终评的10部作品在音乐会上由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员们一一演奏。10部作品都匿去了作者的姓名,不管是德高望重的作曲家,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,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接受评审。在分数构成中,9位专家评审的打分占总分的60%,20位媒体评审和445位大众评审的投票占40%。  音乐会现场气氛十分紧张,每一部作品演完都会当场宣布前一部作品得分。关于什么是好作品,专家与大众的标准有何不同?他们最终能达成一致吗?  艺术水准和观众接受度都重要  刘天华奖设立于2002年,专注于评选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。第六届刘天华奖要求作曲家既要从中国传统文学、戏曲、民歌中汲取营养,也鼓励他们将音乐创作技法的新成果融入作品之中。  其实从首届刘天华奖开始,有关评选出来的作品“动不动听”的争议就不绝于耳。太过“学院派”,是否会将民族音乐囿于小众范围,失去被大众接受的可能?于是,首次举办刘天华奖的上海民族乐团,在本届比赛中创新引入了大众评审制度。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:“我们希望能推动和观众的互动,引发越来越多人对民族音乐的关注。这样的评审方式也是在倡导作曲家将观众放在心里,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。”  自筹备到评奖近两年来,本届刘天华奖共收到96部应征作品,其中不乏来自美国、新加坡的投稿。入围终评的10部作品中,谱写者既有国家级的资深作曲家、音乐院校的知名教授,也有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学生。英雄不问出处,只用作品说话。  9位专家评委都是重量级的,包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,中国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,国家一级导演刘文国,文艺评论家毛时安,著名作曲家顾冠仁、赵麟、郭文景,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阎惠昌以及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。此外,20位媒体评审都是对音乐和文化领域有着长期观察的记者,而445位大众评审都是普通观众。根据三个评审团的打分,最终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以及最受观众欢迎奖和最受媒体推荐奖。专家评审赵麟说:“既有艺术高度,又能受到大众的喜爱,这是所有创作者终生都在追求的目标。”  对于媒体和大众评审机制的引入,专家评审刘锡津十分赞同。他指出,从上世纪80年代起,中国一批作曲家采用西方的创作技法,写出了一批虽然具备专业价值但不那么好听的交响乐和民乐作品,离观众越来越远。如今,他很高兴看到了变化,许多有智慧的作曲家开始回归中国的传统,回归艺术为大众服务的目标。  《色俱腾》赢得一致好评  专家评审赵麟的评选标准,是作品是否具备“传承”和“创新”的双重意义。他说,“民族音乐既要传承又要发展,这要求作曲家既要深入学习民族文化,又要善于与这个时代对话,说我们真正想说的话。”专家评审郭文景表示,他看中作品对独一无二的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,也看中作品的变革精神和探索精神,是否能为中国民乐室内乐带来更丰富的可能性。而现场一位大众评审则坦率地说:“我的评选标准很简单,就是要好听,能够打动我。这应该是我迄今为止听得最认真的音乐会了,因为觉得自己这一票至关重要。”  在整个评选过程中,有的作品得到了评委的高分,却不见得引起观众的热情。有的作品评委分数不高,却受到媒体的青睐。专业意见和大众意见的确存在差异。  然而,当最后一部作品《色俱腾》演完后,整场评选的高潮出现了。这部作品描绘了作曲家对唐朝的想象,评委为它打出了全场最高分56.87分,20位大众评审首次给出全部20张通过票,445位大众评审也通过投票器投出了294票,这也是大众评审投出的全场第三高的票数,与最高票只差3票。最终,《色俱腾》拿到全场最高分90.08分,囊括了一等奖和最受媒体推荐奖两个奖项,成为大赢家。这让人看到,真正好的作品,可以同时俘获专家和大众的心。  比赛结束后,专家评审林谷芳说:“10首作品,有的以织体取胜,有的以结构取胜,有的以意象取胜。这样的一场评选不在于第一名第二名是谁,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人看到文化发展的可能性。我想在评选的过程中,对评委本身来说也是一种学习,评委代表专业态度,而观众代表市场。评委也需要从观众中接收讯息,因为那是市场的讯息,也是未来的讯息。”  上海既要做“源头”,也要做“码头”。刘天华奖的举办,汇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作力量,为民乐室内乐谱写新作。罗小慈希望能促进获奖作品在舞台上的传播和交流,为民族音乐赢得观众。

参考资料